招生网
地球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商学院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亚太信息技术学院 南宁分校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1年,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40人,国家特聘专家2人、八桂学者2人。在校本科生1267人,研究生350人。

学院开设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拥有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地学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和测绘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测绘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培育计划、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地理信息科学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量学获批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测绘科学与技术入选广西一流学科。拥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14个。拥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李德仁院士工作站、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超5000万元。

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10余项,科研经费达1.5亿元。在RSEIEEE TGRSJG、测绘学报等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3部,知识产权100余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银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成功承办全国大地测量与导航综合学术年会”“全国激光雷达大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7次。

学院发起并连续承办第一、二、三届广西高校无人机大赛。近四年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全国专业科技竞赛1000余人次,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4项,各类省部级奖项600余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本科生石灵璠入选“2018年全国百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并获《人民日报》刊载(广西仅2名),籍学琪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考研录取率超过25%

专业介绍:

1.测绘工程(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主要学习空间信息、计算机、激光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培养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及不动产测绘等技术,掌握基于无人机、卫星导航定位和激光雷达等设备的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掌握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地形图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各阶段的测绘、数据处理以及管理工作,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基础测绘、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等领域从事测绘生产的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遥感技术及应用、摄影测量学基础、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数据技术在测绘中应用、人工智能与位置服务、无人机技术及应用、对地观测技术与应用、数字地形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制图学、CAD与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地球科学概论、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测量程序设计、专业英语、测绘法律法规等。

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测量学实习、大地测量学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学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军事训练与讲座、金工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说明: 本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有测量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一流课程。拥有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入选广西首批一流学科,是广西优质专业和精品专业,拥有测绘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拥有测绘工程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拥有测绘工程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空间信息与测绘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平台。

 2.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空间信息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资源学基本理论、掌握地理空间智能分析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制图学领域的专业理论;能够熟练使用常用测绘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信息采集与编辑、管理、地图设计与编制、地图分析与应用等工作;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地理空间数据智能建模与预测分析;熟悉智慧GIS系统开发流程,具备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处理及智能可视化能力,可主导完成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平台等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树立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创新创业的意识。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国土资源、城市规划、交通、城建、水利、林业等领域部门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也能进入地理信息工程、位置服务、导航、互联网、物流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制图学、遥感技术与应用、摄影测量学基础、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软件工程、虚拟现实与实景三维建模、GIS二次开发、位置服务网络与大数据技术、自然资源数据图谱与智能管理、导航与定位技术、人工智能方法及应用、Python程序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实习、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空间数据库实习、GIS空间分析实习、位置服务开发应用实习、GIS综合实习、毕业设计实习等。

专业说明:本专业面向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要特色,融合地理空间信息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资源学等基本理论和技术,属于综合性很强的多学科交叉专业,为以地理位置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地理科学信息唯一一个五星专业,拥有资源与环境硕士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广西一流课程和广西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地理信息科学教学团队广西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与测绘自治区协同育人平台、广西高校生态时空大数据感知服务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环境优越。

 3.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主要学习遥感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接受系统的遥感工程实践训练,具备遥感数据采集、处理、解译、分析与应用,建模与反演,地理信息管理及应用等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测绘与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从事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信息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务、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制图等方面的生产、管理、开发、研究与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遥感数据处理程序开发能力和较强遥感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为航空航天测绘、国土资源与开发、国防、军工、水利、林业、农业、海洋、矿山、煤炭、交通与规划、资源与环境等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政府各部门提供遥感专题信息图的生产、管理、成果可视化,为国家各级各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主要课程: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译、地图制图学、无人机遥感、遥感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微波遥感、GNSS原理及应用、虚拟现实与三维实景建摸、激光雷达成像与应用、国土资源遥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摄影测量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测量学、高光谱遥感、定量遥感、环境遥感模型与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等。

专业说明:本专业面向国家航空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需要,以时空信息感知和探测为主要特色,是在融合渗透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本专业具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点、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重点实验室和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广西分中心分站。